奔四俩娃妈转码上岸的一点体会

找到工作了,突然感觉失去了奋斗目标,每天茫然地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过去两年被孩子、家庭、作业和刷题填满到超载的日子,感觉像做了一场梦。

01

以下注释部分都是没有参考价值的絮语,可忽略。

*首先说,我找到工作,运气的成分占了很大比重,而且说不准干不了多久就被PIP,所以暂时找到工作并不代表什么。但是两年时间弹指一挥间,从我内心来讲,还是想简单记录下这段日子。

我是80后,小县城出生长大,从小没有学过任何才艺,虽然不爱学习,但也没有别的想法和爱好,感觉前20多年完全是按照父母的规划在走,考大学,找到一份中字头的事业单位,20出头就过上了旱涝保收、养老有依靠的悠闲日子。后来遇上在外企工作的老公,在北京买房,稳定下来,升职,生孩子,生活还是稳中有序地进行。

六年前,我老公得到transfer到美国的工作机会,回家跟我商量,他的态度是,可以去,是个好机会,但是只要我不想去,就算了,毕竟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番动作太大,有利有弊,这一走,失去的东西也很多。我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决定举家搬到美国,我以为自己深思熟虑过,事实上也想了很久,可真正到了美国生活了几年,我才知道所谓的深思熟虑,其实还是没有想得长远周全。

刚到美国的前两年,我们全家都很喜欢这里,孩子喜欢这里的学校和各种小朋友的游乐场,我老公喜欢这里宽松的办公环境和work life balance,我喜欢这里的空气、新鲜的环境和朋友,自在地享受着家庭主妇的快乐时光,享受着老公每天按时下班后的family time和周末的陪伴。那时候我们每周末都要去户外、旧金山、Monterey等地方玩,去了南加、东部、欧洲旅行,中间我还拎起包和孩子就回国潇洒了两个月。对我来说,之前的那份稳定又收入不错的工作,失去了也没什么可惜。

可后来时间长了,孩子开始上学,我每天都无所事事,同时发现自己在做饭和家务上并没有多少天赋和兴趣,我开始想着去找个兼职做做,赚点零花钱。

可一旦有了这个想法,我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在一个困局里面,这么多年,从211院校毕业,在中字头事业单位工作十年,虽然不敢自称业务骨干,但也得了不少省部级奖项,做出过一些还算漂亮的成绩,做过部门负责人,现在让我去做收银员,去餐厅端盘子,别说我了,我老公也不会让我去。其余的工作呢,我也不是自视甚高、看不清形势的人,英语不好,原来的工作经验在这里完全没用,我申请了一些中国公司的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还有一些和中文有关的其他工作,还去参加了一些招聘会,结果很显然,全部失败。

这时候我开始明白,辞职出国前我想着老公的工资可以养家买房买车,我可以随便找些有兴趣的事情做,正好可以离开稍有厌倦的职场,换个跑道重新开始,其实这一并没有那么简单。

我老公很真切的跟我说过多次,找个你喜欢的事情做,我们小时候在小地方长大,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对什么东西感兴趣,现在难得可以重新选择,你不要考虑钱,就找感兴趣的事情做。这些话让我迷惑了很久,琴棋书画从无涉猎的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我想做什么。

很久之后,我就想,有很多人可能就是像我这样,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所以找个想去做的事情去做就好。我当时想了几种选择,学accounting,法律还是CS,总之,没有兴趣的人,就现实点吧,至少让自己能有在美国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给家庭做些贡献。几经考虑,我还是选了CS,毕竟在湾区生活,任何专业找工作都不如software engineer容易。

剩下的三年,怀着孕学GRE,二宝出生前一个月完成考试。因为一直没有老人帮忙,我们夫妻自己照顾两个孩子,生活被尿布牛奶哄睡觉填的满满的,直到二宝一岁三个月,我都没有找到时间系统学托福,最后只能匆匆裸考了事。好在美国有这么多对入学成绩要求不高的学校,我找了离家最近、学费最便宜的一所,开始了两年的转码生活。*

02

正文开始

第一学期,第一节C++, 一节课都没听明白老师在说什么,茫然地给老公发信息,“老师说什么cin cout,这都是什么啊”。第一节数字电路设计,老师让没有专业背景的人举手,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女生举了手,从那天开始,每节课这个负责任的老师都会点名问我俩,你们听懂了吗?从那天开始我每次都坐第一排,因为老师点名提问的时候,至少没有很多前排的人转回头用探究的目光看着我。

那一学期,我都在跟C++斗争,一个Integer to English Word的作业就能让我头疼一星期。那一学期,开始适应跟比我年轻十几岁的同学相处,在同学惊呼“你比我大12岁,你比我妈只小12岁,我40岁时你就52了”时,随口回复一句“是啊,你70岁时我就82了”。好在,交了几个好朋友,每天一起吃饭,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写作业,一起分享转码生活的苦和乐。

第二学期,遇上了我们学校传说中的“死神教授”,教授上一学期fail了一批学生,导致他们连到手的实习都飞了。我在对fail的担心和学Java的挣扎中度过了这一学期。因为C++学了个半吊子,Java还没学会,二宝刚上幼儿园,经常生病,大儿子开始学游泳画画需要每天往返多个地方接送,完全无法挤出更多时间刷题找实习,只能把仅有的精力都用在课程上,当时就想,就是毕业找不到工作,好歹也得先把毕业证拿到手里。

第三学期,正式开始刷题。我分析了自己的情况,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没有工作经验,没有拿得出手的project(原谅我,刚学会Java),在这种情况下,我唯一能保证自己不被其他应聘者甩得很远的方面就是刷题。有了这个觉悟后,我就开始订刷题计划,每天3道题,看不懂没思路就去看答案,然后把思路用中文整理到excel表格里面,方便理清思路,也方便看清进度以及以后自己查询。

同时参加刷题小组,跟同学组队刷题比拼进度,互相讨论思路。就这样,一年365天过去,从一开始BFS和DFS都分不清,到后来我刷题的速度越来越快,思路也越来越清晰,虽然和科班出身的同学还是不能比,更不要提地里的大佬们,但是我看得清楚自己的进步,人总是这样,当你做一件事越做越好,你就越来越喜欢做这件事。所以,只要硬着头皮熬过去最开始的时间就好,只要你决心做好一件事,总会有所收获。

第四学期,因为暑假回国看望父母,回来后我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面试,刷题的量还不够多(当时刷了400),不够熟练,完全不敢面对flag的面试,所以拒绝了几位朋友的内推邀请,闷头继续刷题。这时除了刷题,我们几个同学每周约时间用白板讲思路,前期是用中文,后期开始试着用英文。

到了九月底、十月初,在周围朋友“再不投就晚了”的压力下,我开始投简历,这时候发现,离Google关闭new graduate申请就剩下几天时间,同学们已经纷纷收到了Facebook简历拒信(说没有HC了),IBM等老牌公司也很难找到new graduate的申请入口……我才知道,原来很多人都是七八月份就开始投简历了,到了十月,黄花菜都凉了,而我跟我的刷题小组的小伙伴,已经华丽丽的错过了最佳时间。

我们几个人心态都还好,一边在linkedin海投简历,一边找还没有停止招聘的大厂,托朋友内推。我们互相安慰,没关系,我们还有春招,而且再不济,一年之内还都能投new graduate的岗位。这几个月,刷题也没有停,因为相比起没有任何用处的担心焦虑,刷题反而是更让人愉快以及可控的事情。

今年的形势日趋明朗,明显比往年要差很多,我们几个人也做好了春招找contractor或者testing岗位的准备。后来,好歹迎来了三个面试,我开始找资深SDE的朋友帮忙mock,练习面试中一边做题一边大声说思路,按照他们的意见修改自我介绍,纠正了一些写代码的问题(比如没有comments等等)。

第一家是Facebook的intern,因为除了春招找contractor和testing岗位之外,我还做好了延期毕业的准备,这样还能多出来一个暑假做intern,寻求return offer机会,这些都是我的多手准备。第一轮面试表现极佳,10分多钟写完代码,面试官也说我是above average,两小时就给了二面通知。然而,就像大多数人没能和初恋修成正果一样,我的第一个面试机会注定是要失败的。二面遇到了一个烙印,他倒不是故意难为我,可是,他给了我一道至少medium难度的新题……新题……新题……光题干就十行起,像GRE阅读一样晦涩难懂,我当时就懵了。

朋友帮忙mock的时候跟我说不要费尽准备hard,女生的bar要低一些,绝不会给你难题。我只想说,我不怕难题,脸家所有的tag题我都能秒杀,可是,这堪比GRE阅读的新题bar一点儿都不低。第一家面试的紧张+新题+不知道如何一边说话一边读懂题意并且理清思路,虽然我最后做出来了,面试官也表示思路对了,但是他再继续follow up时我就整个死机了……

脸家失败后,我一周时间闷闷不乐,真心的,两年转码不容易,可我一直还算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那一周,我不停的问,为什么90%都是原题,为什么偏偏给我一个新题。运气真的是守恒的,前提是你一直在积极地准备。

经过了这次面试,我的面试状态从容了很多,后来的第二家面试,我就非常走运地一路过关。第三家面试还没有出结果,不过在面试过程中,虽然是三轮烙印面试官,我也没像第一次面试一样懵逼,提前蒙对了一半的非coding的问题,保证全程有说有笑,自我感觉良好。

等待面试结果的过程很煎熬,能安慰我的也只有刷题,因为刷题能让我停止每十分钟就去检查有没有收到面试结果。这周三我照例去图书馆刷题,做完了一个codesignal的code challenge,休息时发现offer来了。当时我就让一起刷题的同学看,问她是不是真的,她说是真的,我说天啊我快哭了,说完这句话我发现我真的哭了。我说,我太不容易了,我太辛苦了。同学拍拍我,走吧,给你老公打电话报喜。

我知道大部分地里的new graduate都比我更难,有身份的限制,有生活的压力。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我们要做的就是想清楚,做选择,坚持下去。这两年,我也不是没想过放弃,小儿子两岁三个月就送去了day care,头两个月每天早上都哭着说不想去,我每天早上都很难受,我真是自私极了,为了自己的前途,让这么小的孩子离开妈妈。

今年上半年,他在幼儿园里不小心受了伤,去emergency缝了三针,看着哗哗流血的伤口,我那晚哭得不能自已,觉得如果不是我要上学要找工作,安安稳稳在家看着他,他就不会受这个罪。后来他在家休息了一个月,我就踏踏实实陪了他一个月,毕竟毕业可以延期,工作可以再找,孩子的成长不能再来。

找到工作,再次进入职场,面对的困难只会比这几年更多更复杂。到了这个年纪,我更清楚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一公里的结束,只代表下一公里的开始,所以,谁在前面跑,谁在后面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向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