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背景是PhD+4年传统制造业经验,楼主最近面了几家西海岸的一线科技公司的机械工程师职位,把其中G家的电话面经来分享一下。他家电话第一轮就非常技术,感觉就是纯做题,面试官就像个报题机。整个面试是围绕一个Cantilever†beam的问题展开,问题非常的基础。一个sheet metal 做成的beam,一边是固定的。工程师想知道它的shear diagram,下面是我记得的几个问题。
-
如果有两个同样尺寸的这种部件,一个是fully annealed,一块是half tempered,如果在会议室快速的分辨他们。
-
有限元模拟的时候如何定义固定端的边界条件
-
如何定义左边的load
-
在abaqus中会选择什么单元,为什么
我记得的就这些,有一些并不是有唯一的答案,会根据回答展开
在这个全民转码的时代,以至于机械版也是满版的转码焦虑。但是转码未必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像楼主一样,已经投入了本科PhD多年的ME学习,如果再去转码,也许开始的薪酬会有提升,可是长远看reset自己的career不说,以后的职业发展也很难跟科班出身的平起平坐。而且每个人的兴趣不一样,楼主当年大一就是CS录取,但是读了几个月转的ME。就材料力学(也就是FEA)的求职而言,最多的机会是在汽车业,大部分是五大湖区的传统厂商和加州的一些新起来的电动公司。汽车业的市值和利润虽然不如tech, 但是看看他们revenue的规模就知道上下游的资金其实是很多很多的。休斯顿石油业机会也很多,但是可能因为这几年行业不太景气,candidate太多,他们似乎不太考虑外地的简历。航空业也很多,而且分布很广。再者就是消费电子业,苹果就不用说了,其他的tech公司也有硬件部门,并且近几年投入越来越大。
在ME里面,材料力学算得上一个工作机会不错的方向。这个方向对知识基础门槛稍微高一点,大部分是中印移民,包括招聘经理在内,对国际生相对更加友好。不像产品开发组,也就是design&manufacturing,大多都是白人。对于面试而言,固体力学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也要熟悉金属和Polymer材料的特性,比如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这种书要有深入的理解,很多的面试内容都跟这种书上的内容有关。软件方面,Ansys,Abaqus算是最流行的软件,汽车业用LS≠dyna挺多,如果能熟悉使用这些软件肯定可以加分。
作为机械成功转码的人来说下自己的观点。
注意,下文的“你”,不是特指发帖人,指的是我们讲话的时候,讲一个观点的时候,或者给建议的时候,用到的“你”。
-
焦虑是应该的,因为你同样的,甚至更多的努力,却得到远低于有的同龄人的回报,你一定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人生方向了。
这种情况换谁都会焦虑,焦虑是正常的。
但是不要停步于焦虑,要去想出路。注意,我没有说这个“出路”就一定是转码,各人自有适合各人的出路,去想,去了解,去试,总有适合自己的出路。 -
转码未必适合所有人,其实是一句废话。什么方案适合所有人?没有。这种话没有指导作用,会给有心人打退堂鼓而已。比如以前的我。
什么解决办法是适合所有人的?留在机械就适合所有人?这种事情没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没有什么东西适合所有人。
而且你也不需要去想适不适合所有人,只要去想适不适合你,就够了。
去了解,去试,去想,你才知道,适不适合你。 -
沉没成本的确是一个因素大的因素,而且拖得越晚,沉没成本越大,越难换行业和方向,转变人生的机会就越小。而且拖久了,年龄过了之后,不再有改变人生的机会。
转码适不适合自己,值不值得放弃原有专业去转码,只有你自己去了解,去尝试,去算清楚要付出多少,会得到多少,会失去什么,才知道。 -
绝大部分人是对什么学科都没有兴趣,比如我,只对赚钱有兴趣(温馨提示,“绝大部分人”),所以反正学什么都没有兴趣学,都要硬着头皮去学,学好(“好”的标准是能够找一个工作)都要很努力。
那就做一个选择,学一个赚钱多的(温馨提示,我没有说这个选择一定是转码)。
FEA这种东西,理论 + 软件学会,学到好(我上面说的“好”的标准),能够进行完成实际的工作,能够找一个工作(为什么分开说,因为很多时候你确实能够做事情,确实有这个能力,但是未必能够得到这个使用你这个能力的机会,所以找工作的能力,也很重要),的程度,以我的经验(温馨提示,“我的经验”)来看,付出的努力,如果放在一个好找工作(标准,学习难度相对小,岗位相对多)的软件方向,就是前端,找到一份工作,绰绰有余,绝对overkill.
这次问悬臂梁,下次就说不定要问你有限弹性梁,不同的类型,你都要准备。你的这些学习和准备的时间,拿去准备,拿去刷题,足够转行了。
人生的轨迹不会把所有可能都尝试一遍,我的观点也仅仅局限于我的经历。
我所说的焦虑是特指转码的焦虑。大概扫了一眼版上的帖子,仿佛很多人每天起床都要问自己该不该转码,给我的感觉是不转码就死路一条了。人当然要有紧迫感,机械虽然不像一些火坑专业,但是就业是不容易的,身份就是一个大门槛,比如很多在汽车 厂的人需要从合同工做起,这条路并不轻松,如果转码是条捷径,那当然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我的同学而言,每个人的求职经历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但是大部分人最后还是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薪酬一点也不差。
虽然本版看起来是个转码版,事实上我的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转码,甚至很热爱自己当初选择的学科。当然可能有的同学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对学科或者就业不了解,但是转专业也同样是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就如我,甚至不太了解前端是啥。如果说一句转码不适合所有人就能打到退堂鼓,那这转专业的决心也太不坚定了吧。
对于沉没成本,我的观点是局限于我个人或者身边的人。如果你还年轻,又坚定看准了一个新的方向,那么止损变换不失为一个上策。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PhD毕业又工作了三四年,再去转个专业从零开始,不说职业发展从头开始,薪酬上也是,比同龄的一开始就在那个专业耕耘的人差一大截,这种心理落差都应该有心理准备。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电子化,数码化,码工需求肯定越来越大。以后修车的说不定也得懂编程,懂EE。不过任何软件都得有硬件做载体,需要硬件就会需要有机械的人来解决各种问题,比如强度,轻量化,散热。机械的知识更迭是比较慢的,是一个比较长久的专业。其实不太厚道的来说,我内心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转到别的专业,或者说一开始就不要选择机械工程。事实上也是如此,年轻人越来越少选择这个专业,对美国而言,随着baby boomer的慢慢退休,这方面的供求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第一个问题,请问 ,如何分别他们呢?
因为是sheet metal,比较薄,fully annealed的yielding strengh比较低,所以用手扳,看哪个更容易产生永久变形。也可以用硬的刀子划,fully annealed 划痕更深。这个没有唯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