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想在硅谷一线科技公司做管理?

最近跟朋友聊天,朋友说起在国内做IT就是和时间赛跑,35岁之前转不了管理之后就很困难了,做技术会被后来者淘汰。我并不是特别同意这样的看法,我想结合硅谷科技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大家探讨一下技术vs管理的两条发展路线之争。

技术路线
关于职业和事业的境界,网上有种说法,叫做“奴徒工匠师家圣”七层境界。对于程序员来说,虽然不尽恰当,但也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对应,基本描述了P4-P10的进阶路线。
“奴”可能对应于实习生,打打下手,干一些fulltime不是很乐意做的小活。
“徒”刚毕业的学生,基本由组里的人带着,需要学习大量的经验。
“工”就是有3年左右经验的初级工程师,团队的好帮手,老板的好工具
“匠”就是高级工程师,输出主力,大多数terminal level指的就是这一层。能够产生group level的impact
“师”对应技术大拿,tech lead,能够产生org级别的impact
“家”就是公司的希望,能够独当一面,或者是小公司的CTO,产生公司级别的impact
“圣”,江湖上流传的传说,能够引导整个行业的走向,比如Jeff Dean,Linus Torvalds等等

从待遇角度来说,我个人觉得可能纯靠刷题跳槽,5年左右工作经验可以拿到400k美金的待遇,获得一个terminal level的职级(比如Google,Facebook的IC5,Apple的IC4),再向上就需要对于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管理经验,或者说比较巧合的机会了。在硅谷一线科技公司,始终奉行的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上一级的收入增加与随之而来的压力,绝对是成比例的。尽管如此,和国内相比,我觉得在美国做纯技术其实也不失为一个选择。首先和管理路线相比,工程师的工作相对纯粹,自己能够掌控的部分也比较多一些。其次,美国这边的年龄歧视目前来看没有那么明显,在terminal level浑水的也大有人在。如果没有特别大的目标,大公司的senior engineer可以过得很不错,只要保证手里这摊活始终有需求就行。

当然多数国人的目标都是转管理,所以我们重点来聊聊管理路线。

管理路线
首先先说一个误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觉得individual contributor -> tech lead / tech lead manager -> manager 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路线,但往往从IC到manager的转变是一个比较突变的过程。大公司把IC和manager分成两个track是有原因的,两者需要的技能点完全不同。好的工程师不一定是个好老板,反之,好老板也不需要技术实力很强。这一点可以和球员与教练的关系钟窥见,好的教练当年未必是顶级球星,而马拉多纳那样的球星执教水平也不过如此。硅谷公司通常把manager称为people manager,核心在于people,目标就是让组里的成员开心,能够各司其职地工作,至于技术问题,不是可以招人来干的嘛。这一点不单单对一线管理适用,甚至对CTO也适用。CTO技术不强没关系,能够把业界技术最强的人找过来,让其开开心心地干活,就是一个称职的CTO。

那么科技公司的manager应该干什么?我觉得就是social,和peer manager social,和组员social,和老板social,增加自己和自己组在org的影响力,专业术语叫navigate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管理一个组其实就像是运营一个小公司,你的资产就是组里的工程师,你的目标就是扩张,获得更多的项目,招更多的人,挖出新的坑或者不那么明显地抢走别人的地盘。这里顺便说一句,manager的升级路线不管HR怎么吹,公司PR怎么吹,就是和手下管的人数直接相关,人越多,级别越高。人少了,manager自然也就混不下去了。说到这里,manager看起来似乎就是一个“人生在世,全靠演技”的职位,和别人处好了关系,就能平步青云,好像并不需要什么硬实力。这不就是看看职场厚黑学,搞搞办公室政治嘛。但我觉得,就是这办公室政治,反而是一个好的manager的硬实力,并且是比技术实力更难获得,更虚无缥缈的一种实力。

再说办公室政治
Manager需要的办公室政治分为两部分,“安内”和“攘外”。“安内”是指为组员争取最大的利益,“攘外”是指巩固自己组的地盘,有节操或者无节操地舔上级,扩大在org内部的影响。

先说“安内”。组员和老板的1 on 1, 估计80%都在谈升职加薪和季度/年度表现,这从大组的角度来看恰恰其实又是一个零和游戏:不管HR怎么吹,公司PR怎么吹,绩效考评就是有曲线的,不可能人人都好评,人人都升职。于是绩效考核的会议室成了manager们的角斗场,一个工程师半年一年的业绩要浓缩在几分钟的presentation里,想想都知道manager的描述对你的前途有多重要。并且,由于考评曲线,某个组里的组员表现得好,基本就说明会有人垫背。那么谁垫背,谁升职,其他manager支持不支持,都是politics。高级别的升职,前期作为manager就需要和其他manager沟通,和上级打好招呼。并不是说你做好了自然有人会看到,哪有这么公平的好事。把考评结果不好的组员哄开心,在表现好的组员面前说好话,继续画下一个饼,就是manager要做的“安内”。

再说“攘外”。对于比较成熟的硅谷一线公司而言,大多数组都比较稳定,很多新组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需求。从别人的饭碗里抢来一些饼,或者从上级那挖来新饼,是manager的必修课。可以说,几乎所有re-org都是politics,谁上谁下一目了然。在硅谷科技公司,站队或者某一类人群得志一路向上的情况非常普遍。别以为白人都是傻白甜,玩起政治来一样熟练,更不用说人家的语言优势。从这个角度而言,国人的确是弱势,不论语言还是文化的影响,这里就不进一步展开了。很多人想着做manager,可是在扩大自己影响力或者拍上级马屁方面又不肯研究方法,这样即使做成manager,也挺难有所突破。

说到方法,我不做过多解释,就讲讲几个例子。我隔壁组的老板,有一天突然在组里要求其他manager们总结过去组里让工程师效率变得更高,开发变得更容易的经验和成果,他也提供了一个模板。那我们就照样填了一下。两周之后,VP宣布下半年的目标是提高工程师团队效率,需要整个org总结可行的方案,给出的文档就来源于隔壁组老板,自然,他也成了项目的发起者。我很好奇,还真去问了他是怎么提前知道的。他也很诚实地说了,他每次都会看VP和staff的meeting notes,发现一次会议提到了这一条,但还没人做,就take了initiative。再联想他主动组织高管向实习生介绍公司各个部门,组织评审委员会为高级工程师升职提供“指导”,我觉得自己的确自叹不如。。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同学,在国内第一大订机票公司做到了总经理,管3-4百人。有一次创始人把他叫去,非常生气,说为什么他和老婆想去一个非洲小国,但找不到任何游记。他回去找工程师看了后台数据,过去三个月就3个人查过这个国家的游记,分别是创始人,创始人老婆,和创始人秘书。同学立刻做了两件事:去市场上买/征集该国的游记,一周做成cover该地最权威的网站;二是招聘了一个市场专员,负责开发小众旅游点游记资源,巧的是,这个专员恰好是创始人秘书的闺蜜。

对于这样的管理者,如果再觉得不屑一顾,或者认为别人投机取巧,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由此可见,不管是技术还是管理,都不好混。总而言之一句话,钱难挣屎难吃,要想在职业上有所突破,不花时间去研究肯定是不行的。但职场又往往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瓶颈期的突破可能来自一些机缘巧合,或者说运气。我个人比较相信的是,所谓的运气,就是在关键时刻,有机会付出努力;而所谓的努力,就是指在关键时刻,有机会看看自己的运气。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比总是看着上一级但一直求而不得要开心得多。至于钱,不是还能靠投资和被动收入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