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acebook海归到国内互联网公司高管,谈谈大家对国内职场的误区

作者 alexwy

发布于 一亩三分地

回国求职版

我在美国学习工作十多年,最后一份工作是 FB 。回国两年半,刚开始在大公司做技术VP,现在主要看 独角兽 级别公司 CTO 职位,拿过不少offer。

两年多观察下来, 国内的机会确实比硅谷多很多 。硅谷FB差不多应该是晋升最快的大公司了,我在的时候一年 E4到E6 的认识好多个,现在3年能到E6已经宇宙速度了。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到不了 E7。新一批上市公司跟 FG 比差太多,目前也没有什么其他好苗子。相比之下,国内独角兽应该超过一百家了。社会也确实因为这些公司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坐坐地铁,周围每个人都拿着手机,看的东西五花八门,很多应用你可能都没听说过。 资本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能够 beat FG offer 的公司非常多

我经常回硅谷。每次回来跟周围人聊天,发现想回国发展的人非常多,但是信息不对称,有很多认知上的误区。这里我想结合我的一些经历,分享一些经验教训。

误区一

现在已经错过了海归的黄金时期

现在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回国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至少在互联网公司,管理层的海归跟硅谷里的华人高管一样少。尤其缺乏新一代FANG这些公司回来的。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的破灭,国内几乎所有的公司,哪怕传统行业,都深刻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迫切希望从业务驱动转向技术驱动。这个东西,没深厚的海外求学、工作背景,只是出国考察一圈很难明白怎么操作。所以很多公司现在都明确跟猎头提出 需要海外背景的高管 。连公务员都有很多职位必须或者优先海外背景了。甚至对留学国家、学校排名、公司背景都提出明确要求。所以我觉得海归这个事情,需求是长期的,只是不同时期需要的人不一样。现在国家富裕了, 门槛虽然更高,但是机会也更多

误区二

国内人情世故太厉害,回去没法适应

国内确实不如国外讲诚信。互联网公司技术部门相对单纯一些,但是 也有很多国情的东西 。比如我之前老板就明确说让我多招“自己人”,培养“嫡系”,然后认为晋升时候偏袒自己下属是应该的。部门之间互相瞧不起、不合作是常态。自己部门也不省心,很多下属不愿意或者不会做的事情是不会直接告诉你的,就这么拖着。这些事确实很烦人,但是也恰恰是公司需要海归的原因。比如很多国内管理者根本不知道如何客观评价技术人员的绩效,加上极度没有安全感,所以才会提拔自己人。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国内公司的政治跟国外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国内技术管理层大部分都是技术出身的,转管理也没有任何培训或者辅导,全凭自己摸索。做到总监了,群里对骂也是常事。所以你稍微情商高一点,在国外职场锻炼过,至少可以做到:1. 表达清楚,不浮夸、不卑微,实事求是,不滥用形容词;2. 待人处事职业化,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3. 多鼓励、少批评、不抱怨。那你至少在非技术层面就比大部分国内管理者强了。

相比之下,国外大公司的政治, 我觉得非英语母语的人是完全没希望的 。虽然基本沟通大家都没问题,但是职场上人家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华人需要3-5句很正常。谁有那个耐心听你说。大家应该都见过那些把方的说成圆的还让你无言以对的烙印。在 FB 跟高管开产品 review 会议应该是感受最强烈的,这也是 FB 产品经理几乎没有华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回来以后很多同事夸我口才好,我没好意思说国外我从读书时候开始就一直被批评是只做技术不会沟通的。

误区三

国内最缺的是技术,我做好技术机会就多

这个问题我经常被人问到。国内对美国的技术是非常关注的。你如果回国交流或者开会,可能被问最多的就是技术问题。但是其实现在,各种开源还有论文,至少在 IT 领域,基本没有什么秘密了。 加上国内外的技术栈完全不一样,你会的东西可能回来一点用没有 。AI 领域可能是一个唯一的例外,技术做好了像贾大神,回国能去阿里做 VP。但是这种我觉得一方面很难,另一方面这种机会也会越来越少。等你 AI 方面做到他的深度,可能到时候也没有 AI 方面 VP 的坑了。那国内到底最需要什么呢?简单的说, 希望你 用国外的方法能把整个团队带动起来,而不是某一个细分领域的单点突破

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管理岗的背景更吃香。这个也很有意思,FB 管理层虽然中国人很多,但是回来做高管的好像一个都没有,创业的倒有不少,但是也是CEO,COO之类的非技术角色。硅谷 G 的管理层回来的也没怎么见过,偶尔有国内 G 的管理岗跳槽去做高管的。我没在国外做过管理岗所以也没有什么经验。不过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 国内技术管理岗对技术要求很高的,不懂技术架不住团队的,因为国内往往都是团队技术最牛的做管理 。这个跟国外很不一样,国内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不喜欢职业经理人这种。

误区四

回国找大公司比较好,以后跳小公司起点高

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了。如果你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光荣退休,国外肯定比国内好。当然因为家庭或者其他需要必须回来就没办法。 不过IT行业30年河东30年河西 ,年轻时候叱咤风云50多了被layoff我看到好多。MSR-SV好几个图灵奖说关也就关了。最稳的还是公务员,国内外都一样。如果回国是为了更好的机会更快的发展,那大公司就完全不合适了。首先, 海归在大公司成长相对本土整体还是比较慢的 。最起码人脉差太多。

另外 你去大公司都是被同化的 ,阿里华为这样的公司文化,比FB还强。虽然管理层可能很有危机感,非常想变化,但是你要去宣扬一些不同的东西,都不一定有发言的机会,别说推动了。海归背景很难发挥优势。变化总是从小公司开始的。其次,你可能会发现,以后你换工作,别人永远都是关心你海外做的事情,因为国内阿里腾讯背景求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Q&A Session

PhantomFan :

感谢LZ分享!因为也在考虑以后回国发展。想问一下LZ国内公司在工作经验上更看重什么呢?在UAP这类刚上市/马上上市的公司的工作经验和FG比,含金量会低吗?需不需要再去FG镀一层金?

楼主:

说实话,国内还是有人只看 FG 的。很大一个原因大家对国外完全不了解。随便参观一下,看看几篇文章,是完全不够的,所以只看品牌。但是我觉得如果你在 UAP 现在有好的项目,有潜力做 tech lead,就没必要跳槽重新来过耽误时间。

biomedicineman:

不晓得LZ是否了解国内金融行业或者fintech如何呢?

楼主:

我现在就算是金融行业。国内前几年 p2p 贷款泡沫你应该知道。现在 p2p 基本做不起来了。但是整体上,金融行业又大又乱,肯定还是会有大变化的。如果你是海外背景,建议一定要找个本土的行业专家,不要去那种纯技术的创业公司。这里面行业知识,政府关系,各种人脉,错综复杂。如果这个专家能够重视技术那就最好了。

emersonxsu:

不知道国内的普遍的work life balance和您在fb的时候相比呢?我觉得我可以增加20% ,但是如果再多的话 估计长期的话就会burnout了。我一直努力做队伍中最辛苦的,以身作则,但是不知道这招在国内会不会累吐血。

楼主:

FB 早晚期是很不一样的。Google+ launch 的时候,FB 第一次 lockdown,公司食堂和班车都是7天不停的,周日下午允许家人来探亲。Mark 当时的帖子抱怨公司周日人太少现在还在应该。我走的时候,周末去公司纽约office,四层楼一个人都没有,空调都不开。你想工作都没用,因为那时候的 FB 已经不是单打独斗能搞定的 FB 了。某种程度也是因为这个才回来。总体上我赞同马云对996的说法,能有机会996,体验一年 E4-E6,是幸运的。如果想balance,想养老,当然是美国好。但是打卡是比较让人郁闷的事情。国内远程工作的基础设施比较差,比如会议系统,基本只有大厂有。如果你做管理,会好一些。纯互联网公司也要好一些。太硅谷化的公司比如摩拜也不一定是好选择。

emersonxsu:

我一直在想,如果回国进入独角兽或者大厂。需要对自己这一块知道多广多深?因为lead的人多了,很多项目细节我都没精力把握了。如果要我去新公司重现都会很困难。目前感觉广度在百分之七八十,深度在百分之四五十(假设一个五六十人的BAT level的团队,20人左右的FG团队)。这样回国带队伍会不会死的很惨?需要提升广度还是深度?还是其他技能,比如softskills?

楼主:

独角兽和大厂很不一样。大厂基本什么都有人做了,就算挂羊头卖狗肉,整体系统还是五脏俱全的。国内又不会经常更新换代重写,所以如果是希望你引进新技术的话只要把核心算法提高一下,增加几个百分点,可能就很不错了。你想要重写,没有人脉和超强执行力基本不太可能。所以我觉得深度比较重要。独角兽就很不一样了,技术一般都是很差的,可能你要从无到有搭建。加上资源有限,招聘也很痛,你能做个国外系统的3-4成可能就很不错了。所以广度更重要一些。个人理解。

justinyz:

楼主您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new grad在国内BAT TMD这样厂子工作 3-4年,再回到美国的话,在哪一些方面上会有优势,在哪一些方面会有劣势呢? 如果刚毕业,在国内BAT和美国的二线互联网大厂,比如说 oracle, cisco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呢(假设即使回国了也还能再回来)?

楼主:

美国公司,尤其一线,是基本完全不看国内经历的。即便是美国的工作经历,除非同等档次公司互相match,如果是小公司或者差个档次也没用。FG的做法基本就是面试合格情况下5年一级,比如你博士毕业,中等公司工作5年,就是E5,十年如果面试好能 E6。所以建议想清楚,回来混混经验还好,指望回美国还能涨一级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