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
1
大家好:) 题主目前是美本大二学生,想请问一下大家湾区硅谷SWE税后净收入(算上股票、bonus、RSU、七七八八一切一切,再把所有必须交的税、必须交的钱都扣除以后)对非phd的毕业生而言大概是多少? 并不是想做伸手党,我在一亩三分地和谷歌搜了好几圈,但是看到的数据(税前总收入)有10w、11w,一直到据说是平均水平的14w、15w,可是,也同样见过20w、25w、甚至说30w都很正常的(算上股票和奖金之类的,尤其是在知乎这么说的人很多),所以我感到十分的迷惑。。。
因为题主现在还在读大二,所以对401k、bonus、股票这些究竟是怎么算的还是很困惑,所以只想了解一下这一切算完以后,一般税前、税后年收入各可以有多少呢?(算上股票、bonus等一切)
并且还想询问一下大家,收入随着工龄的积累,大概是怎么上涨的呢? 我看到地里很多人说相当于百万人民币左右的税前收入,税后只有相当于50~60万(人民币),感觉特别可怕,如果在湾区希望税后还有15w美元,大概要多少税前收入呢(算上股票和bonus等等),请问在国内如果是同样水平的收入(比如100万人民币),税后大概有多少呢?
请原谅我的问题可能笼统不清,因为我确实还没搞懂这些是怎么算的。。谢谢大家!!!
111138
(111138)
2
税前25万 =》 税后15万
简单算法,直接乘以0.6就好了
sde 2, 去一线大厂 = 税前25万
sde 2 去二线 = 税前18万
sde2 去不知名startup = 税前12万cash加90+%可能归零的option
知乎上都是大神。一线大厂 senior sde = 35-40万
但做到一线的senior并不容易
tta
3
第一个问题,收入多少?简单说差距很大,小公司,大公司,hot startup,一线,二线,热门,冷门方向都是差距,甚至还有ICC。大部分叫的出名字来公司大概在税前120K到180K范围,或者说校招基本包,社招和大包就上不封顶了,不过和90%以上的普通人没啥关系。
第二个问题,怎么加薪?如果不升职,不跳槽,你的包基本不会变,一年涨的工资能跑赢通胀就不错了。如果升或者跳了,那又是个上不封顶的事。一般都有15%~70%,具体数字会很复杂,时间,地点,人都回影响,即使你觉得30%很正常,也不是一定就能拿到。
第三个问题,税后多少钱?假设你单身,税后150K差不错税前需要250K吧。涉及401K,HSA,有没有房产等等,没法算的太准。国内100W左右,大概70W左右+住房公积金,没有亲身经历,但数据来源还比较可靠。. From 1point 3acres bbs
总结一句话,你正常升到SDE2以后达到你的目标就基本没啥问题了,干得好甚至还能更多点。
111131
(111131)
4
题主看到的这些数字,都是对的。
首先知乎上有好多是好几年前的答案,那个时候总包(Total compensation, TC)差不多10w上下,因为这个数字很上口,所以后来大家一般说到湾区码农就是年薪十万。这几年的大厂new grad普遍是15w以上的包裹。跟小厂平均一下“14,5w”的说法也没有什么错
最后“也同样见过20w、25w、甚至说30w都很正常的”。据我自己的例子,我在CMU同项目的同学几乎人手一个FLAG return offer起步(像我这种uber return offer就直接签了的肯定是工资垫底的),好几个都是来回compete,或者做高频交易的,第一年直接奔着30w就去了,所以这个说法从回答者的角度也是对的,但是有非常大的bias hhhh
关于上涨,一个普通人可能一年半升一级,再干三年升一级,也有很快就升到senior的case,就算一个职级内部,薪水差异也是很大的,你可以去抖包袱板块看看。我也就是刚毕业,不是很懂hhhh
所以最后能在湾区拿多少,基本上取决于你的水平和risk tolerance。可能还跟心态有关吧,像我没有疯狂面试compete的劲头,相对来说就会少一点hhhh